作者:张杰 张家玮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杰 通讯员 张家玮)6月5日,由山东师范大学主办,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省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公共政策系承办的“文明互鉴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举行。来自国内外40余所高校、党校和科研院所的100余位专家和青年学者与会。
山东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李杰、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增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主旨报告阶段由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高继文主持。大会发言三个阶段分别由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史家亮、孙余余和副教授孙爽主持。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
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号召。一年来,学术理论界围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丰富意蕴、内在逻辑、历史脉络、建设进路等方面作出深刻阐述,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学术理论界要继续勇担学术使命,坚持守正创新,不断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学术贡献。
山东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李杰致辞。主办方供图。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增福致辞。主办方供图。
王增福认为,立足时代发展需要,需要进一步聚焦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围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等领域开展学理研究,发挥多学科协同攻关优势,进一步系统阐释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加快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理论。同时,要在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以文明交流互鉴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丰沛养分,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作出应有贡献。
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要准确把握“文明”一词的深刻内涵。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公共政策系主任、终身教授陈卫星认为,文明的内涵丰富,立足不同的视角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定义标准。从人类社会发展总体进程中,文明的概念和定义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同时也被用来定义国家身份和认同。而文明的定义所具有的广泛性,正为我们从不同的领域角度分析讨论不同的问题创造了可能。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宋惠芳表示,要深入研究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何以出场”的理论问题。她认为,从国际视野维度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出场源于对“人类文明到底去向何处”这一中国之问、世界之问和时代之问的深刻回答。除此之外,还需从中国式现代化、“第二个结合”等维度予以研究。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研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意义、时代价值等问题。
山东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国涛表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性出场与作用发挥正当其时,要高度关注、深入研究。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深入阐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逻辑,从理论基础、政治基础、文化基础、方法论基础、话语建构等维度上探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进路。
济宁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董洪乐认为,研究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依托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实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内在要求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面实现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撑。
红色文化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韩绍卿认为,要重视红色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关系的研究。她认为,红色文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增强文化自信、凝聚精神伟力、提供思想武器、筑牢道路根基。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崔鑫宇认为,农民是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学说的重要关怀主体,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应重视农民的主体性。
科学阐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和时代价值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其文明属性、内在要求赋予了我们坚持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使命。在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要以中华文化主体性为前提,不断彰显中华文明的时代价值。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表现出鲜明的精神标识,生动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宋惠芳认为,从国家层面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表现出人民至上、开放包容、和谐共生、守正创新的精神标识;从社会层面看,表现出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公平正义、勤俭节约、仁者爱人的精神标识;从个人层面看,表现出理想坚定、自强不息、实事求是、家国情怀的精神标识,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刻提炼,展现出其对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超越。
要科学、辩证地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美国路易维尔大学政治学终身教授华世平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体现出三个支撑点,即道为先、礼次之、法为后。中华传统文化高度重视“天命”“道德”“仁爱”,也非常重视礼仪文化,而中国传统的社会秩序也展现出了儒家的文化特色。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赖华先认为,象思维是人类最早产生的思维形式,也是最富于原创的思维形式,其思维形式的理论早熟形态,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体现最为典型。“象”和“文”是中华文化思维方式的两个核心文化基因,面对人类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可运用中华文化的优秀思维方式给予回答。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的生发与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和平性等特性息息相关。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超认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思想的公义精神、海纳百川思想的包容精神、和合共生思想的融合精神、天人合一思想的和谐精神。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同样体现在其对待生态文明的态度。商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亚强认为,以中华文明为内在文明底蕴支撑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展现出生态共有、共建、共治和共享的价值取向。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助理研究员王盛宇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特别是可为当代社会汲取和借鉴的元素,需要重点挖掘和研究。
以交流互鉴拓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路径
从文明发展规律来看,在交流互鉴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具有必然性。美国田纳西大学政治学终身教授钟扬指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而绝非脱离世界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强调了中华民族特色。同样,世界上的文化、文明基本都具有共通性,也彰显着特殊性,这要求我们应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陈卫星看来,文明互鉴和人类文明共建具有必要性,同时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环境。他认为,世界本身就是多元的,文明互鉴和人类文明共建不产生本质层面的冲突;借鉴吸收彼此文化中的精华,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途径;不同文明之间也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同时,文明互鉴和人类文明共建也面临着突破传统地缘政治、突破零合思维的挑战。然而,文明互鉴和人类文明共建必然是大势所趋,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内在价值取向,文明互鉴为建立一个新的国际新秩序、各国和世界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创造全新思维提供了一个全新机会。
随着中国不断深度融入全球社会中,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全球文明互鉴传播迫切需要提升国际话语权。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健康金融实验室(资源库)主任任国征表示,在争夺国际话语权的过程中,全球文明互鉴传播所蕴含的中国话语中的传统思维、价值观念、逻辑模式丰富了国际话语。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国际话语,夯实全球文明互鉴传播基础;以发掘革新文化的世界意义丰富国际话语,把稳全球文明互鉴传播方向;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引领国际话语,开辟全球文明互鉴传播新局面。
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敏表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话语体系的建构要体现面向世界的开放性,充分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不能在“自说自话”中丧失话语权,要以世界眼光、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进行充分鉴别后为我所用。同时,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话语体系的建构要注重体现中华文明的多民族融合性,其建构也充分体现和平性。
山东大学海洋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建英认为,进一步落实全球文明倡议,应从宏微观相结合的角度阐述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化全球文明倡议的国际传播,提升全人类的情感共鸣。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冯文燕认为,世界文化是由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共同构成的,在文化的交流互鉴中人类文明得以不断进步、人类社会得以不断发展。我们需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坚持以我为主的前提下,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主动融入世界文化的交流对话之中,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与探索中,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魅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杨俊认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强化中华文化的自信力,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胸襟汲取各民族文化发展的精华,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在文明互鉴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孙余余作大会总结。她认为,本次学术研讨会发言紧扣大会主题,深入交流讨论了文明互鉴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内涵、精神标识、时代机遇、世界意义等具有广度、高度和深度的问题,显现出与会学者对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的系统思考和现实关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与会学者合影。主办方供图。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文明互鉴,学术理论界要不断拓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人类视野和全球眼光,在文明交流互鉴中丰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拓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路径,为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6/t20240617_57591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