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春燕)12月15日,“回到文明的开端:《古典学研究》创刊号发布会暨文明互鉴与经典阐释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学者们围绕古典学学科建设、文明互鉴与经典阐释等议题作了深入研讨。
搭建古典学研究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古典学研究》主编刘小枫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古典学研究》的创办过程,展望了刊物的未来发展。他表示,希望立足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古典学研究》,在未来发展中不限于文学领域的古典研究或模仿西方的古典学,不受哲学、史学、文学乃至文献学的学科藩篱拘限,为国内古典文明研究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全面推动古典文明研究,致力于建设中国学界自己的古典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冀祥德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这一背景下创办《古典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古典学研究》肩负重大使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将与外国文学研究所共同努力,办好《古典学研究》;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与编辑部门加强沟通联系,把作者与社会需求落到实处,提高办刊质量;将利用好自身平台,做好宣传传播工作,推动《古典学研究》“走出去”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古典学研究》主编刘小枫致辞。本网记者朱高磊/摄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冀祥德致辞。本网记者朱高磊/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程巍致辞。本网记者朱高磊/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程巍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外国文学学科流行三种中心主义,即西方中心主义的世界历史认知模式、英语中心主义的研究领域的偏重、文本中心主义研究方法。这导致外国文学学科研究呈现单一语种、单一国家、单一方法的走向,导致古典学研究的衰弱。回到文明的开端,就是连接古代和现代,让古代现代化、让现代古典化;回到文明的开端,意味着中华文明也是伟大的开端之一;回到文明的开端,穿透话语的重重迷障,回到原初概念,像考古学家一样挖掘出概念蕴含的比现在看起来要丰富得多的甚至部分已经失落的那些元素的信息。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刘锋建议《古典学研究》将更多题材囊括其中。他认为,古希腊文明对后世影响深远,可以将古典学研究扩展至每一个时期对古典学的接受,可以将排除在古典学之外的作家、思想家、哲学家纳入进来。
交流互鉴推动文明共同进步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丁国旗认为,古典学是根,包含人类对自然、人生、社会的原初的基本观念。习近平主席在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贺信中指出,“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终就是要回到古典、回到文化传统中去,爬梳、寻找中国人栖居的“根”与“魂”。回到经典,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与西方文明平等地交流互鉴。
与会嘉宾为《古典学研究》创刊号揭牌。本网记者朱高磊/摄
“古典学看似遥远,但与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古典精神、思想、思维渗透到我们当下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安德明表示,古典学有一个区域和时间段的限定,但是其学科的交叉性、融合性非常突出,涉及文学、艺术、考古、历史等现代学科知识。希望《古典学研究》回到本意的古典学研究,在文明互鉴的视角下,以中国学者的立场去探寻西方古老文明。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副主任秦露提出,在文明互鉴的过程中,面对西方文明,中国学界应当充分利用国内的优秀学术成果,做到知己知彼,获得属于自己的话语权。相应地,应当了解世界上各个文明从孤立到互相了解的整体过程。
推动古典学学科建设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哲学系教授万俊人通过讲述自身经历,回顾了近年来我国高校人文学科建设情况,总结了发展古典学学科的重要意义及当前面临的困境。他认为,古典学是人文学的基础,用古典学的方式探讨人类文明和文化先期的经验、观念,对我们今天来说意义重大。
通过分析国内古典学教学现状,北京大学西方古典学中心主任彭小瑜认为,国内古典学学科应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合理借鉴西方古典学教育经验,尤其要加大古典语言教学力量、教学时间投入,为国内古典学建设提供更多可用之材。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谷裕提到,古典语言研究是古典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巴洛克戏剧研究为例,正是对古典语言的理解障碍,影响了汉语学界对巴洛克戏剧背后政治哲学、政治神学等深层问题的研究。
据介绍,为推动古典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提出“创办一份刊物,成立一个研究室、一个学会、一个研究中心,创建一个数据库”的古典学学科发展的“五个一”中长期目标。其中,《古典学研究》将以解读中外古典文明传世经典为主,兼及其他相关研究,打通文史哲藩篱,旨在促进我国学者对中外古典文明的深入认识、增进中西方古典文明互鉴。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古典学研究》编辑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期刊分社、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古典学研究分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重点学科“世界文学与文明互鉴”协办。
与会学者合影。本网记者朱高磊/摄